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春类短命植物生物量研究(Ⅲ) ——顶冰花生物量特征及模型构建
引用本文:郑金萍,范春楠,程岩,刘彬,李金玉.早春类短命植物生物量研究(Ⅲ) ——顶冰花生物量特征及模型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2):165-170.
作者姓名:郑金萍  范春楠  程岩  刘彬  李金玉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吉林省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 吉林,132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387)
摘    要:以早春类短命植物顶冰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收获法对其生物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顶冰花的单株生物量平均为0.316 2 g,地下部分较地上部分平均高出37.92%.随着叶长的增大,叶生物量、果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而花生物量显著减小.有性生殖生长与植株个体大小的关系密切,占总生物量的5.47%~19.42%,平均为11.92%;占营养器官的比例平均为14.41%,表现出随叶长的增大呈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根冠比介于0.93~1.86,平均为1.33,随叶长的增大呈单峰型变化.整体来看,顶冰花的生物量有随生长发育由地上生长转为地下生长,再由地下生长转为地上为主的变化和从营养生长逐渐转向有性生殖的趋势.以叶长为自变量拟合顶冰花地上、地下和全株的4种生物量估测模型,除地下生物量的指数模型外,拟合和验证结果均达到相关建模的精度要求.

关 键 词:早春类短命植物  顶冰花  生物量  模型构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