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作者姓名:田金强  邹华耀  周心怀  徐长贵  姜雪  郭珍  杨元元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振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田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在有效识别和区分3套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油岩对比划分原油成因类型并探讨其分布特征.研究表明:3套烃源岩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组合,沙一段烃源岩以其较高的w(伽马蜡烷)/w(C30藿烷)、长链三环萜烷比值(ETR)和较低的w(藿烷)/w(甾烷)区别于其他两套烃源岩;东三段烃源岩以相对较高的w(C19三环萜烷)/w(C23三环萜烷)、w(C24四环萜烷)/w(C26三环萜烷)和较低的w(4-甲基甾烷)/w(C29规则甾烷)区别于沙三段烃源岩;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组合反映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母质类型和沉积环境;辽东湾地区已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沙三型、沙三沙一混合型和东三型3种成因类型;沙三沙一混合型原油是辽东湾地区最主要的原油成因类型,广泛分布在凹陷内部和凸起;沙三型和东三型原油在局部地区分布,分布范围受烃源岩演化程度的控制.

关 键 词:辽东湾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成因类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