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下游大龙山和黄梅尖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
引用本文:罗贤文,王安东.长江中下游大龙山和黄梅尖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25).
作者姓名:罗贤文  王安东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3005);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Z201604);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RGET1606)
摘    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两岸分布两条A型花岗岩带,岩性主要为石英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为研究该地区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本文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带大龙山和黄梅尖岩体的四组石英正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5.8±1.6)Ma和(126.4±3.5)Ma(大龙山)、(127.6±2.1)Ma和(127.2±2.1)Ma(黄梅尖),其对应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4~+1.1和-7.8~-3.6 、-3.3~+2.1 和-3.8~-0.1,TDM2变化在1433~1107Ma(平均值为1264Ma)和1671~1432Ma(平均值为1555Ma)、1389~1045Ma(平均值为1265Ma)和1423~1188Ma(平均值为1312Ma)。结果表明两个岩体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条A型花岗岩带其它岩体的形成时代近乎一致,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岩浆源区可能为一个富集地幔,伴随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大龙山和黄梅尖岩体可能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后撤而引发的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之下。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A型花岗岩  大龙山岩体  黄梅尖岩体  长江中下游
收稿时间:2018/3/16 0:00:00
修稿时间:2018/4/26 0:00:00

Zircon U-Pb 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Study on Dalongshan and Huangmeijian A-type Granites in Anhui Province
Luo Xianwen and.Zircon U-Pb 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Study on Dalongshan and Huangmeijian A-type Granites in Anhui Province[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8,18(25).
Authors:Luo Xianwen and
Institution: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