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防腐蚀特性 |
| |
作者姓名: | 蒋翔 田蒙蒙 雷瑜 李瞳 |
| |
作者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640 |
| |
摘 要: | ![]() 针对铜极易被含Cl~-溶剂腐蚀的问题,以NaOH和(NH_4)_2S_2O_8的混合水溶液为氧化剂、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17)为低表面能改性剂,在铜表面制备得到超疏水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涂层表面的结构、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Tafel极化曲线和EIS谱图分析了样品在3.5%(质量分数,下同)NaCl溶液中的防腐蚀特性。结果表明:浸渍10 min的铜表面生长出了致密均匀的CuO纳米线结构;化学改性后表面的水接触角(CA)大于160°,滚动角(SA)小于3°。相比裸铜基板,生长有超疏水CuO纳米线结构的表面表现出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I_(corr)=3.285×10~(-6) A/cm~2),抑制腐蚀的效率达到99.65%,而且在3.5%NaCl溶液中浸泡6 d仍保持超疏水性。与当前使用缓蚀剂抑制铜腐蚀的方法相比,文中方法更加环保且廉价。
|
关 键 词: | 超疏水性 CuO纳米线 防腐蚀特性 化学稳定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