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特/超低渗透油藏不同气驱方式物理模拟
作者姓名:肖朴夫  杨正明  王学武  姜柏材  刘国忠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廊坊065007;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廊坊065007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13-006);中石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1-13)
摘    要: 选取大庆外围特/超低渗透储层岩心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核磁共振,通过注水转注气、CO2混相驱、CO2非混相驱和周期注气4 种驱替方式,研究不同渗透率级别岩心的驱油效率和剩余油分布,以此对大庆现场注CO2先导实验区开发提供参考意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注水开发的效果最差,但转注气后能有较大的提升;对于特低渗岩心,周期注气的驱油效率最高;对于超低渗岩心,注水转注气的效果高于其他3 种方式。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注水转注气、CO2混相驱和CO2非混相驱3 种方式动用的主要是大-中孔隙中的油,对于黏土微孔隙中的原油很难进行动用,但是通过周期注气过程中的停注时间,在毛管力和弹性能的作用下,微孔隙中的原油向中-大孔隙中流动,从而增加小孔隙中难动用的原油的动用程度。

关 键 词:CO2驱油  微观驱油机制  可动流体  超低渗透油藏  核磁共振  
收稿时间:2015-05-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