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摹状词指称的存在性和语境
引用本文:陈晓平.摹状词指称的存在性和语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
作者姓名:陈晓平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X020; 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C-01;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0JDXM72001
摘    要:斯特劳森正确地指出,罗素把限定摹状词的存在性预设当作存在性断定,进而把一个违反存在性预设因而没有真值的语句看作一个假命题,这是对预设和断定的混淆。笔者进一步指出,唐奈兰把由世界语境和交流语境造成的关于适合于摹状词的对象是否存在的差别,错误地归结为,在适合于一个摹状词的对象不存在的情况下关于该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差别。笔者认为,无论归属性用法还是指称性用法,只有在适合于那个摹状词的对象存在的情况下才有指称;关键在于,适合于那个摹状词的对象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是不同的。

关 键 词:摹状词  专名  语境  存在性预设  存在性断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