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引用本文:李鹤永,刘震,马达德,李潍莲,张延华,张永庶.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11-16.
作者姓名:李鹤永  刘震  马达德  李潍莲  张延华  张永庶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基金项目:"十五"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K08)
摘    要: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分析成藏期古流体势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显,在主要成藏期(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狮子沟组沉积末期)油气藏基本位于流体势相对较低的区域内,高势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等原生油气藏。

关 键 词:柴西地区  古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油气评价  孔隙  地层古埋深  地层古压力  地质条件
文章编号:1000-5870(2005)03-0011-06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日

Control of palaeo-fluid potential evolution over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