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引用本文:赵燕英,李瑞文,李虎,李倩,林亚秋,陈娟.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93-398.
作者姓名:赵燕英  李瑞文  李虎  李倩  林亚秋  陈娟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2014JY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990)
摘    要:为了阐明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中的表达差异,以齐口裂腹鱼(雅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四种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索式抽提法和物性测定仪测定四种鱼类背部与腹部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肌肉剪切力,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增殖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增殖剂受体γ亚型的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等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背部与腹部肌肉的IM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1),而肌肉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鱼类(P<0.05),PGC-1α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PPARγ和CAST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结果为阐明齐口裂腹鱼优良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关 键 词:齐口裂腹鱼  草鱼  鲤鱼  鲢鱼  肌内脂肪含量  剪切力  基因表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