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下游水资源转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引用本文:倪晋仁,王裕东,钱征寒,李天宏,赵业安.黄河下游水资源转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J].中国科学(E辑),2004,34(Z1):103-116.
作者姓名:倪晋仁  王裕东  钱征寒  李天宏  赵业安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603)资助
摘    要:在黄河下游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流系统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水资源在河流系统中的不同服务目标,将通过黄河下游各主要水文断面的水资源划分为生态环境水、资源水和灾害水3个组成部分(简称“三水”),并分别对“三水”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通过对1950~2001年逐日水文数据的整理分析,计算了每年的“三水”数量,探讨了50多年来“三水”的相互转化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尽管水资源优先用于满足河流系统功能最基本的需要,但可用生态环境水在比例增加的同时水量却不断减少,与黄河下游河道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差值不断增大;而潜在可利用的资源水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均呈明显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岸实际需水量已经超过潜在可利用的资源水量而需动用早已不足的生态环境水,使河流系统正常功能进一步受损、河道日益萎缩,进而导致灾害水在总水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其比例及潜在危害仍无明显减小.

关 键 词:黄河下游  水资源转化结构  生态环境水  资源水  灾害水
修稿时间:2004年1月1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