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和造礁生物群的演替
引用本文:王建坡,邓小杰,王冠,李越.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和造礁生物群的演替[J].科学通报,2012(11):924-932.
作者姓名:王建坡  邓小杰  王冠  李越
作者单位: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2-YW-Q05-01)资助;IGCP591项目“早、中古生代重大事件”的阶段成果
摘    要:低纬度的华南、塔里木、华北三大陆表海的大部分区域在奥陶纪长期维持海水覆盖状态,在远岸区形成了大规模碳酸盐岩台地和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各类生物礁.古生代动物群辐射演化背景下,重要造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在特定海区繁盛的时差是决定礁群落基本生态结构的历史因素,早奥陶世早期的藻礁、早奥陶世晚期至中奥陶世早期的Calathium-硬海绵-藻礁、苔藓虫礁、晚奥陶世早期的珊瑚-层孔虫-藻礁可诠释为幕式群落演替,这或许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起源及早期演化并逐渐取代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几个阶段,特别是后者(珊瑚-层孔虫-藻礁)代表了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中典型格架礁群落,奠定了之后近100Ma动物格架礁最常见的生态组合方式,呈现出礁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宏演化脉络.中国的实例基本吻合于全球奥陶纪生物礁宏演化趋势,特殊之处表现为:(1)湘西张家界特马豆克早期南津关组和塔里木巴楚达瑞威尔期一间房组的Calathium-藻礁分别定位成此类生物礁的先驱和孑遗;(2)中扬子区特马豆克晚期分乡组苔藓虫礁为当时独有的类型;(3)早期的珊瑚-层孔虫-藻礁分布特别局限;(4)奥陶纪末冈瓦纳冰川初期扬子区西缘的藻礁是极端环境造礁的实例.

关 键 词:奥陶纪  造礁生物  演化  古地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