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陈景润铭记知遇之恩
摘    要:对邓小平的知遇之恩,陈景润铭记在心,虽然他因沉迷数学而被人认为"不谙世事",但他心中自有一杆秤. 1978年1月,《人民文学》上刊登了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正是这篇文章,使一个"科学怪人"变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科学英雄.关于陈景润的话题至今还不时被人提起,其知名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毫不为过. 1954年夏天,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做数学教员,由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他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调回到厦门大学.回到大学,陈景润努力开展数学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他利问题》,即推进华罗庚关于"他利问题"的成果的论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改进著名数学家的成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需要有非凡的智慧.陈景润的老师李文清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看完,感到很高兴.然后他推荐陈景润参加1956年的全国数学会议宣读论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