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入理解“三个面向”内涵 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
引用本文:叶留青,苟爱菊.深入理解“三个面向”内涵 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作者姓名:叶留青  苟爱菊
作者单位:焦作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 (叶留青),焦作教育学院图书馆(苟爱菊)
摘    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一、“三个面向”的深刻内涵 1983年9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论,它不仅仅是对一所学校一般意义上的题词鼓励,而是对我国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总结。“三个面向”的立足点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战略性、全局性的特征。从空间上,不仅着眼于中国,而且放眼于世界;从时间上,不仅考虑到当前,而且还考虑到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全面系统地形成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因此,深刻理解“三个面向”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质和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