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弓獭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核相变化的细胞学观察
引用本文:郑淑雅,饶小珍,陈昭娜.弓獭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核相变化的细胞学观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8-103.
作者姓名:郑淑雅  饶小珍  陈昭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弓獭蛤(Lutraria arcuata)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其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径55~60μm,核相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约50~55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10~30 min,精子入卵膨胀成球形;30~50 min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排出第1极体;50~60 min进行第2次成熟分裂,排出第2极体;同时精核和卵核体积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70 min左右,雌、雄原核联合,形成第1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70~90 min受精卵进行第1次卵裂,形成2个卵裂球;90~110 min进行第2次卵裂,形成1大3小的4个卵裂球.

关 键 词:弓獭蛤  受精  早期卵裂  核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