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民国时期流民出现的原因
引用本文:朱明慧.浅析民国时期流民出现的原因[J].当代地方科技,2009(5):178-178.
作者姓名:朱明慧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650031
摘    要:在中国历史上,流民的定义繁杂,有狭义、广义之分。《中文大词典》称”因穷困转徙于外之人民”。《辞海》言流民是“因自然灾害或因战而流落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一般来说。“流”是指流动。移动的意思,“民”是指人民,社会下层之人。最早的“流民”一词是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因此,总的慨括来讲,流民是指因饥荒年岁或战祸而流落他乡,丧失土地无所依归四处求乞的农民。流民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民国时期流民出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 键 词:民国时期  流民  原因  中国历史  自然灾害  《辞海》  《管子》  “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