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种野生大豆的比较结构研究
引用本文:刘国金,段显德,宋金枝,周春丽,韩丽娟.两种野生大豆的比较结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52-54.
作者姓名:刘国金  段显德  宋金枝  周春丽  韩丽娟
作者单位:[1]西昌师范专科学校,四川西昌615022 [2]丹东师范专科学校,辽宁丹东118003 [3]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4]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    要:对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蝶形花科Fabaceae大豆属Glycine的两个野生大豆G.xoja品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盐渍环境的野生大豆茎和叶体表都具有盐腺。盐腺圆球形,基部有一个部柄,着生在盐野生大豆茎、叶表皮外切和璧的胞间层处。幼嫩的盐腺靠泌盐孔泌盐,成熟的盐腺靠整体破碎释盐,而生长的黑土地生态环境的野生大豆茎和叶外切向璧未发现有泌盐和盐腺,其茎叶的表皮都呈现平滑状态。因此两种不同生态环境的同种同属植物在微观结构上显示出明显差异。

关 键 词:野生大豆  生长  品系  黑土地  蝶形花科  茎叶  生态环境  盐腺  叶表皮  植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