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
| |
作者姓名: | 曾令森 刘静 高利娥 谢克家 文力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673027)、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行业业务基金(批准号: 20071120101125)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位于近东西向展布的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NHGD)最东端, 主要由石榴角闪岩、石榴云母片麻岩、花岗岩和淡色花岗岩组成, 提供了限定NHGD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机会. 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穹隆中的淡色花岗岩形成于(35.3±1.1) Ma, 明显老于位于该穹隆以西类似的淡色花岗岩. 淡色花岗岩的全岩Sr和Nd同位素组成揭示该花岗岩是石榴角闪岩和变泥质岩混熔的结果, 其中角闪岩部分熔融起主导作用.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岩浆作用中, 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作用要强于泥质片麻岩, 是促使藏南拆离系开始活动的主要因素
|
关 键 词: | 淡色花岗岩 变泥质岩 部分熔融 喜马拉雅造山带 北喜马拉雅穹隆 |
收稿时间: | 2008-04-17 |
修稿时间: | 2008-06-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