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保山市东河流域生态修复空间识别及驱动因素
引用本文:赵雅婷,李勇,胡春明,马文敏,李军.保山市东河流域生态修复空间识别及驱动因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48-56.
作者姓名:赵雅婷  李勇  胡春明  马文敏  李军
作者单位:1.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3.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4. 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2102209);
摘    要:为了识别保山市东河流域林草生态系统不同的修复需求,探究其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以东河流域的林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生态系统压力、生态退化情况、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方面建立指数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河流域一般修复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优先修复区;以林地生态状况优于草地为特征,由东河干流两侧的中心城区至外围山区林地的生态状况逐渐向好,生态修复需求度逐渐降低;修复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驱动的结果.

关 键 词:生态修复分区  水源涵养服务  生态系统质量  东河流域  驱动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