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琉璃构件的病变产物分析
引用本文:赵静,王丽琴,罗宏杰,李伟东,李晓溪.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琉璃构件的病变产物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作者姓名:赵静  王丽琴  罗宏杰  李伟东  李晓溪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2012CB72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2008)
摘    要: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典型明代琉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进行古琉璃釉面腐蚀的显微特征、腐蚀产物成分、物相结构以及琉璃胎釉结合层的显微分析等,结合样品埋藏所处的环境分析,探索典型琉璃样品表面的腐蚀机理.研究表明古代建筑琉璃构件的含铅釉面在埋藏土壤环境中化学稳定性较差,不同颜色釉面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腐蚀产物分别为含铅/钙的磷酸盐络合物、不同晶形的磷酸铅盐或碳酸铅;含Ca、P元素的釉面腐蚀较为严重,从釉层表面腐蚀直至内部胎釉结合处;推断腐蚀产物除了受铅釉釉层的化学组成、表面结构影响外,还与土壤水膜、pH和土壤胶体颗粒中的离子交换等因素有关,该研究为琉璃文物的腐蚀机理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出土琉璃  腐蚀产物  埋藏环境  腐蚀机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