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响度级、耳间互相关系数和中心频率的主观声场宽度预测模型
引用本文:王鹏,林志斌.基于响度级、耳间互相关系数和中心频率的主观声场宽度预测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
作者姓名:王鹏  林志斌
作者单位: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
摘    要:耳机回放音频时,大脑感知到的音频的主观声场宽度受其响度级、耳间互相关系数和频率成分的影响显著.采用虚拟声学指针作为参考信号,针对响度级在60~80方,耳间互相关系数在0~1的倍频程信号进行了主观声场宽度听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响度级的提高主观声场宽度在不同频段有不同的增幅,增幅最大值在200 Hz附近,最小值在1600 Hz附近,每增加10方,平均声场宽度增幅为5.4°;随着耳间互相关系数的降低,主观声场宽度的增幅在400~800 Hz最大,耳间互相关系数每降低0.2,主观声场宽度增加约4.8°.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基于响度级、耳间互相关系数和中心频率的三因素主观声场宽度预测模型.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听音者的实验结果误差在5.4°,符合实验的精度要求,能够对给定信号的声场宽度进行有效的预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