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SBAS-InSAR研究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特征
引用本文:杨珍,张永志,张文军,赵延岭,刘传金,叶凯.利用SBAS-InSAR研究汶川地震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
作者姓名:杨珍  张永志  张文军  赵延岭  刘传金  叶凯
作者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航测遥感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院;
摘    要:选取鲜水河断裂西北段2008年8月30日-2009年7月11日8景Envisat ASAR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年平均形变速率图和7景时间序列图.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视线向最大隆升值为27.0 mm/a,最大沉降值为23.0 mm/a,形变值主要集中在-7.7~3.4 mm/a.主要的隆升区域位于道孚断裂的东北段,主要的沉降区域位于甘宁断裂的南段.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形变量值很小,变化缓慢,每个地区月变化基本都在毫米范围内,断裂带隆升过程中可能出现沉降,沉降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隆升,隆升和沉降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断裂带总的运动趋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