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北美冬青品种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比较 |
| |
作者姓名: | 马娟娟 赵斌 陈颖 凌熙晨 俞婕 陈茜 |
| |
作者单位: |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BE201737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NFUSPITP0448) |
| |
摘 要: |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北美冬青的抗寒性,为北美冬青新品种苗木的推广和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4个引进的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Red Sprite’、‘Gray’、‘Oosterwijk’和‘Winter Gold’2年生扦插苗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0、-7、-17、-27 ℃低温逐级降温分别处理24 h,研究4个品种北美冬青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差异。【结果】4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都在-27 ℃时达到最高。‘Red Sprite’、‘Gray’、‘Oosterwijk’和‘Winter Gold’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6.38、-24.26、-29.19和-20.04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在处理温度>-17 ℃时都出现增加(‘Winter Gold’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点在-27 ℃),但各品种各指标峰值出现的温度点不同。H2O2含量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同时在-17 ℃时达到最高,而CAT(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在-27 ℃时急剧增加,说明3种酶对活性氧的清除存在温度效应。【结论】4个品种中‘Oosterwijk’与‘Gray’的抗寒性在整体水平上强于其他2个品种,通过隶属函数和权重综合分析,得出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Oosterwijk’、‘Gray’、‘Red Sprite’、‘Winter Gold’。
|
关 键 词: | 北美冬青品种 低温胁迫 生理响应 抗寒性评价 |
收稿时间: | 2020-03-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