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洪泽湖淮河入湖河口区群落间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作者姓名:丁丽花  顾艳  罗康宁  许志敏  刘茂松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苏 泗洪 2239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512)
摘    要:【目的】洪泽湖是淮河中游的河道型大型水库,是淮河上游污染的"汇"。笔者研究营养元素在洪泽湖淮河入湖河口区不同群落间的分布差异,探讨营养元素在群落间的转移机制,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并分析了洪泽湖淮河入湖河口区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莲(Nelumbo nucifer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等群落及毗邻航道的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中氮(N)、磷(P)等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比较了样地水深、pH、沉积物营养元素含量以及粒级结构特征与上覆水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地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含量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平均粒径显著正相关;总磷(TP)含量与平均粒径极显著负相关,与TOC含量弱正相关;表层沉积物中碳氮比(C/N)值为6~20,碳磷比(C/P)值为11~79,群落间差异显著;②研究地上覆水TN质量浓度与表层沉积物TN、TOC含量、平均粒径均显著负相关,与沉积物TP含量弱正相关,上覆水TP质量浓度与沉积物TN、TOC含量、平均粒径等弱正相关,与沉积物TP含量弱负相关;③研究地不同群落上覆水体与沉积物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平衡比例"不同。不同群落类型中,沉积物中TN、TP含量相对较高,群落上覆水体TN、TP质量浓度较低。【结论】入湖河口区沉积物平均粒径对上覆水水质的解释率相对较高,显示沉积作用显著影响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特征,对TP含量影响最大;不同群落上覆水体与沉积物中N、P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原因是河口区不同植物群落间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存在浓度梯度,影响营养元素在不同群落间转移,进而实现群落间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机制。

关 键 词:洪泽湖  入湖河口  沉积物  元素分布特征  平衡比例  淮河
收稿时间:2019-03-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