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
引用本文:李月,周瑶琪,颜世永,杨恒书.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12-16.
作者姓名:李月  周瑶琪  颜世永  杨恒书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2.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摘    要:龙门山造山带是扬子板块的西延部分,主要受到3条断裂的控制,分别是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3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综合前人的观点,通过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并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了龙门山的造山过程,并建立了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被推到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关 键 词:龙门山造山带  逆冲  推覆  构造演化模式  龙门山造山带  构造样式  演化模式  Orogen  Longmenshan  evolution  pattern  tectonic  构造格局  叠加  推覆体  滑覆体  不稳定岩体  重力作用  构造活动  发展  推覆构造  喜玛拉雅  构造作用  逆冲推覆  印支期

Establishment of tectonic evolution pattern of Longmenshan Orogen
LI Yue,ZHOU Yao-qi,YAN Shi-yong,YANG Heng-shu.Establishment of tectonic evolution pattern of Longmenshan Orogen[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2008,32(2):12-16.
Authors:LI Yue  ZHOU Yao-qi  YAN Shi-yong  YANG Heng-sh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