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脂肪酸对盐胁迫大麦根系质膜结合多胺含量和膜上+/H+逆向运输的影响
引用本文:赵福庚,束怀瑞.脂肪酸对盐胁迫大麦根系质膜结合多胺含量和膜上+/H+逆向运输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2,47(8):608-612.
作者姓名:赵福庚  束怀瑞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泰安,271018.E-mail:fgzhao@sdau.edu.cn
摘    要:用200mmol/L NaCl在麦品种“鉴4”(Hordeum vulgare L cvJ4)幼苗6d,根系质膜微囊磷脂含量,膜上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结合多胺含量以及膜结合酶H^ -ATPase活性均显著下降,并检测到大麦根系质膜上Na^ /H^ 逆向运输活性。1mmol/L外源棕榈酸(C16:0)和亚油酸(C18:2)部分恢复了盐胁迫导致的膜磷脂,膜上非共价健结合多胺含量及膜结合酶活性的下降,C18:2的恢复作用大于C16:0,而且C18:2还能部分恢复膜蛋白上供价键结合多胺含量。外源施用C16:00和C18:2可使盐诱导的质膜Na^ /H^ 的逆向运输活性加强,C18:2的作用大于C16:0,相关分析显示,盐胁迫后外施C16:0和C18:2,质膜上磷脂含量,膜上非共价键结合多胺含量,膜结合酶H^ -ATPase活性以及膜上Na^ /H^ 逆向运输活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外源脂肪酸缓解盐害效应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提高膜上磷脂含量,进一步提高膜结合多胺含量,增强膜的完整性,改变膜的带电状态,从而使膜结合酶活性提高并刺激了Na^ /H^ 逆向运输蛋白的合成。

关 键 词:盐胁迫大麦  根系  结合多胺含量  脂肪酸  质膜微囊  Na^+/H^+逆向运输  运输活性  膜结合酶
收稿时间:2001-12-14
修稿时间:2001年12月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