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趋磁细菌分布和磁小体形成的古环境研究
引用本文:彭先芝.黄土-古土壤序列中趋磁细菌分布和磁小体形成的古环境研究[J].科学通报,2000,45(Z1):2710-2715.
作者姓名:彭先芝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武汉430071
摘    要:选择甘肃西峰和陕西段家坡两个黄土剖面,采取磁化率变化显著的L6-S5-L5层段,在8~18℃室温、25,26和30℃左右等多种条件下富集培养趋磁细菌(MB),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各样品中MB,的多少、大小、形态,以及其中磁小体(MS)的特征.总的来说,MB广泛存在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之中,古土壤中MB及其细胞内的MS相对较多,菌体形态亦较多,有杆状菌、弧形菌等;其中的MS基本呈链状沿细胞长轴排列.其次,黄土剖面中趋磁细菌的分布与古气候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从黄土剖面中MB和MS的分布可推测:在整个黄土-古土壤序列形成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一直处于频繁波动状态,由西北而东南,气候呈逐渐变暖趋势,波动也更趋频繁

关 键 词:黄土-古土壤序列  趋磁细菌  磁小体  古气候环境  西峰  段家坡
收稿时间:1999-08-16
修稿时间:2000-01-16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