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 |
| |
作者姓名: | 刘铁梁 |
| |
作者单位: | [1]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075)致谢:本文是对一篇讲座记录稿的重写.讲座于2011年11月3日在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进行,硕士研究生李倩帮我做了录音、文字的记录和整理,在此对她表示感谢. |
| |
摘 要: | ![]() 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目前大体有两种趋势:一是村民离开了家乡和土地,造成村庄的消失或者空心化;二是村民从事市场环境下的农、工、商和旅游等行业,促使村庄利用土地升值的红利进行公司化体制的转型。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情感纽带和生活文化传统正面临断裂的可能,因此当前有很多村庄在文化发展中都十分重视关于村史与个人生活史的记述,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精神。民俗学作为感受生活的学问,应该通过实地访谈等交流方式,参与、促进和强化这种"村庄记忆"的文化实践。我们还发现,这种文化实践将有可能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互相促进并持续下去,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情感力量,这也要求旅游业必须承担起加强城乡文化交流的责任。
|
关 键 词: | 村庄记忆 民俗学 文化发展 乡村旅游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