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理学中的space
引用本文:黄润华.地理学中的space[J].中国科技术语,2001,3(1):24.
作者姓名:黄润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100871
摘    要:地理学文献中,在论述地理现象时一般将space译作空间,论述地球大气层以外的事物和现象时则将space译作航天或太空。在名词委审定颁布的《地理学名词》中,与space有关的词共9条:空间经济spatial economy,空间组织spatial organization,空间体系spatial system,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空间差距spatial disparity,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空间主权spatial sovereignty,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pati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航天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前8条均涉及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均用“空间”表述。只有第9条涉及大气圈的上方,用“航天”表述。这种多义性是由于space原文的多义性造成的。据查,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space就有7种用法;在《The New 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space作名词时有18种用法,意思与《Longman》大同小异。总之,英语中space一词包括了地方、空间、太空、空格、(时间)间隔、距离、位置等含义,是一个多义词。几乎一切学科都要使用space一词,恐怕很难有一对一的译法,即使在同一学科中也难以统一,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即是一例。因此,各学科在名词审定时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传统作不同的界定,并按常用的次序列出几种译法。例如,在地理学名词中,和space对应的中文为“空间”(指地球表面的领域)、“航天”(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活动)和“太空”(大气层以外的领域)三个词。 ** 黄润华教授是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