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引用本文:刘华清,顾丽清,吴明基,陈建民,陈在杰,王锋.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科学通报,2008,53(13):1552-1559.
作者姓名:刘华清  顾丽清  吴明基  陈建民  陈在杰  王锋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福州35000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福州350007,福州350003,福州350003,福州350003,福州350003,福州350003,福州35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771161)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B0320002)资助项目
摘    要:在优良迟熟恢复系明恢86的转基因后代中, 发现了一个非T-DNA插入引起的短生育期突变体(暂命名short growth period, 简称sgp(t)). 该突变体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在不同生态区域与不同播种期, 平均抽穗期(40.9±2.1)~(62.4±5.2) d, 比野生型明恢86早35~50 d. 通过对sgp(t)突变体与2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包括感光和非感光的籼稻、粳稻及爪哇稻品种)杂交后代抽穗期分析, 结果发现, 在福州市夏季种植(4月30日播种), F1抽穗均表现较迟熟亲本 早, 而较sgp(t)略迟, 平均抽穗期(52.0±1.3)~(63.4±2.3) d, 表明sgp(t)是一个不完全显性突变体, 能够显著地缩短水稻的生育期. 进一步分析sgp(t)突变体与野生型明恢86, 93-11, 闽恢3301和博白B等4个品种的杂种F2群体抽穗分布发现, 分离群体后代中出现极早熟、较早熟和迟熟3种类型, 其极早熟和较早熟植株数之和与迟熟植株数之比符合3:1, 进一步表明sgp(t)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以F2代(sgp(t)×93-11)中的极早熟株和迟熟株为定位群体, 应用微卫星标记将sgp(t)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的RM3628和RM439之间, 随后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在sgp(t)基因附近区域新开发了6个标记, 将sgp(t)基因进一步定位在NSSR0617~NSSR0683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0.6 cM, 物理距离约436 kb. 定位结果显示sgp(t)不同于目前报道的所有早熟和迟熟基因, 是一个控制水稻生育期的新基因.

关 键 词:水稻  抽穗期  sgp(t)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收稿时间:2008-03-13
修稿时间:2008-06-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