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大会总结
引用本文:叶笃正.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大会总结[J].中国科技术语,1987,0(1):8.
作者姓名:叶笃正
摘    要:各位代表,同志们: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的领导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三天,即将胜利闭幕。工作会议前一天,钱三强主任代表委员会,向首都新闻界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天文学名词。工作会议上,同志们听取了钱三强主任的工作报告,传达了国务院《关于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各分委员会交流经验,并作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我代表委员会作大会总结。我们的会议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李鹏副总理因有重要会议,未能莅临指导,特地给钱三强主任写了信。信中强调“审定自然科学名词,统一科学技术术语,实现科技术语的规范化,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需要,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国务委员兼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发来的书面讲话指出:“……天文学名词已审定完成,并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这是我们科学技术界的一桩大事,是值得庆贺的。”他们的话,使我们每个到会者都受到极大鼓舞。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和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亲临大会作了讲话。他们指出,我们要树立民族的自尊自信,要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要记住我们炎黄子孙要对世界做出贡献。具有多年名词工作经验的老前辈钱临照和郑作新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胡兆森同志等的讲话,语重心长。各位领导和老前辈诚恳的指导,热情的帮助,受到全体到会同志的欢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出版总署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会议。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科学报、北京日报、文汇报驻北京记者站等新闻单位出席了九月二十四日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各界发布了国务院授权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天文学名词的消息和大会情况,宣传了自然科学名词审定统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在京的全国委员、各分审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两年多的名词审定工作,各分审定委员会都创造和积累了经验。代表们带着经验、体会和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兴致勃勃地聚集一堂。会上集体讨论,会下三、五成群磋商、推敲,形成名词审定工作一派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大会上宣读的国务院《关于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振奋人心。代表们谈到国家对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的重视,使我们更体会到这项工作是为了子孙后代,为国家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统一做了件大好事,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增强了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的信心。《批复》有力地推动了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的进程。如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张侃同志说,医学是个大学科,原来进行名词工作的单位是多头的,各单位很难捏合在一起,但名词审定工作又需要有统一组织。国务院《批复》传达后,各单位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及统一、规范名词的约束力,意见很快一致了。各单位力量都组织在名词审定委员会周围,解决了已往难以解决的事情。为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大家也认识到,《批复》的下达,对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国家科委宋健主任指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统一科技名词术语的权威性机构。”他还提到:“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对四化建设,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在其发展与竞争时代里,对于具有独特语言文字体系的中国来说,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就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宋健主任的话使我们深深感到任务的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牢记老一辈科学家的教导,权威性还要建立在科学性上,建立在艰苦认真工作的群众性上。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严肃、认真地对待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交流审定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会上医学、电子学、土壤、地理、林学、生物化学、自动化、译名协调委员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委员会成立以来进行的工作,总结了经验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商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办公室拟定的“名词审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初稿),进一步探讨名词审定工作的细则,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委员会认为,会上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审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的阶段,表明我们的审定工作进入了一定的深度。解决好这些共性问题,对今后工作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现在把总结的经验和问题归结如下:(1)天文学第一批名词的公布,是委员会建立以来完成的第一个审定项目。天文学名词审定是委员会抓的试点工作。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李竞在会上全面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总结了经验。委员会认为,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很好地完成了第一批名词的审定。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分审定委员会学习和借鉴。但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各分委员会有各自的特定条件,学习“天文”的经验,同时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具体方法,才能做好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2)订名以汉文名词为主,密切联系中国文字语言特点,注意我国订名的优良传统。由于科技名词的规范、统一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迅速地交流和传播科技信息。因此在照顾本国特点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到国际习惯用法和国际标准。特别是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学科,对于大量涌入的外来词,根据概念内涵来命名,尽可能选订汉语的名词术语。在订名中,处理好“约定俗成”与“科学性”的关系,具体名词具体考虑,不强求一律。(3)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纵横交错渗透,影响到名词术语的交叉。各分委员会现阶段工作中,各学科的交叉协调问题(包括人名译名协调)已摆到我们面前。大家认为副科应服从主科,用得少的学科应服从使用频度高的学科的订名。在协调上,各学科分委员会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物理、数学、力学分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多次协商交叉的名词。除了书面交换意见,还一起开会,寻找统一途径。生物口各分委员会讨论中提出交叉问题的“三堂会审”,有必要时成立协调组,共同讨论交叉的名词。为了提高效率,应使用计算机查重,将得到的信息分别送交叉重叠各方的分委员会讨论,要求做出答复,办公室将各分委员会的定稿分别发给有关学科委员会,促使各分委员会及早互通信息,及早协调,有利于订名一致。现在已有的交叉协调中,服从科学性的原则下,互让精神值得发扬。同时,讨论中也注意到,协调问题不仅存在于委员会内部的各学科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委员会与有关单位之间,如国家标准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代中国编辑部等。应互相尊重,共同讨论,以求统一。总之,交叉协调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实践,创造和总结经验。(4)科技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一些老学科,如物理学、天文学等,现代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开展了近50多年。但科学不断发展,名词的订名和审定也要不断发展。如何做好这项持久性的工作,经费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各分委员会反映,由于各单位经费紧张,审定工作所需费用无处支出,甚至有些委员没有旅费来参加审定会,影响工作的开展。现在委员会的经费是由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负担,并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同时也得到科学出版社和各分委员会的主管部门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支持。在今天国家体制改革的形势下,由于名词审定工作全面开展的需要,委员会将向国家申请专门户头的固定财政经费来源,以保证持久性工作的进行。(5)要做好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要解决好做具体工作人员的问题。每个分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应得到各所在单位的承认,工作成果应作为提职提级的考核内容之一。否则,名词工作后继无人的局面令人忧虑。委员会尽快研究此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关于今后的工作。明年,我们将公布六个学科分委员会完成的第一批名词,预计将有更多的分委员会完成第一批名词的终审,我们今后的任务是繁重的。要在做好基础学科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同时,逐步开展应用学科、技术学科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在现有29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工作中,向纵深发展,向本学科深入,使专业名词术语的订名规范化、系统化。根据具体情况,对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的学科,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并要确保已开展工作的学科能高质量完成。对于公布的名词,为了达到国务院《批复》指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从根本抓起:(1)要提高审定队伍的水平。要在当代术语学基础上,从理论上来探讨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术语学研究不只是权宜之计,应作为一门学科,归于国家软科学任务来承担。代表们希望建立术语研究室或术语学相应机构,吸收年青同志,形成理论研究队伍,能使之成为审定工作的核心。(2)办公室在过去两年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但远不能适应今天高质量的要求。必须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学习。要有长远的眼光,订出规划,着眼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业务干部队伍。(3)自动化委员会主任王子平介绍了建立汉语规范化的自动化名词术语系统的设想,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会议认为使用计算机,建立术语数据库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高质量完成名词审定工作的有力途径。各分委员会相继即将完成第一批名词的审定,建立我国自然科学技术术语数据库已迫在眉捷,委员会应尽早考虑,订出计划。(4)委员会今后在集中力量搞好汉文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工作的同时,应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要根据本地区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条件具备后逐步开展工作。对使用汉语的地区,应沟通情况,加强联系,促进交流,使我炎黄子孙在世界科技进步的宏伟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重要贡献。在这方面,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做了工作。他们通过国际会议与海外专家接触,交谈名词工作情况,商约三审稿寄去征求意见。他们也以个人名义,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所的同行作学术交流,征求审定稿意见。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以学会的名义,邀请香港一名自动化专家为自动化名词委员会委员,一齐商讨自动化名词术语的汉语订名。委员会认为他们的做法是积极的,扩大了我们审定工作的海外影响,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做了很好的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以来,逐步与国外术语情报组织建立了联系,国际术语情报中心邀请我们委员会作为该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其通讯刊物上介绍我委员会的情况,表达了对我国汉语科技名词术语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我委员会与加拿大、奥地利、英国、丹麦、芬兰等国的术语学机构及个人保持资料文献交流。今后我们要加强来往,促进更多地交流。通过三天的会议,我们总结了经验,看到在这两年之中,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已闯出了路,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做法。我相信,在国务院《批复》的有力推动下,大家继续努力,一定会开创出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新局面,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实现四化做出更大贡献。最后,祝各位代表、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Summary Report of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f the CNCUNSTT
Ye Duzheng.Summary Report of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f the CNCUNSTT[J].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 Journal,1987,0(1):8.
Authors:Ye Duzhe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