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昆明地区的蛇类
引用本文:何晓瑞.昆明地区的蛇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3).
作者姓名:何晓瑞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生物系
摘    要:作者于1957—1981年对昆明地区的蛇类作了查调,共得标本160号16种,加上原有记录,昆明共有三科11属19种。该地区蛇类区系的主要特点是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19种中有18种,占种数94.7%,仅黑眉锦蛇1种广布于我国古北和东洋两界,占5.3%;另一特点是西南区的特有种类(或主要产于西南区的种类)较多,有4种,占东洋界种类的22.2%。八线游蛇和紫灰锦蛇是皆地区蛇类的优势种。昆明蛇类冬眠期为11月—翌年3月底4月初。对133号标本作了胃的食物分析,八线游蛇、紫灰锦蛇、斜鳞蛇、草游蛇和乌游蛇五种72号标本中胃内有食物。蛙是它们共同的食物,也是昆明蛇类主要食物之一。八线游蛇的性比为38(?):34(?)=100(?):89.5(?);斜鳞蛇为7(?):9(?)=100(?):128.6(?);紫灰锦蛇为25(?):6(?)=100(?):24(?)。昆明地区蛇的繁殖多在5—9月。八线游蛇怀卵数为7—16枚,斜鳞蛇为8—15枚,竹叶青每胎3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