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油源对比
作者姓名:骆垠山  张哨楠  罗小明  邓南涛  王力
作者单位: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都 610500;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开发室, 海西 816400;
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西安 71007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1-003)
摘    要: 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烃源岩、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及油砂样品,对它们的饱和烃馏分进行GC-MS 分析,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的研究探讨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根据Pr/Ph,8β(H)-补身烷和C30重排藿烷相对含量,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烃源岩可划分为A1、A2、A3、A4、B 类,富县地区延长组原油可划分为Ⅰ、Ⅱ、Ⅲ类,目前发现的原油主要是第Ⅰ类;第Ⅰ类原油来自A1类烃源岩(深湖相沉积相带的长7 油页岩),第Ⅱ类原油来自A2类烃源岩(深湖-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 暗色泥岩),第Ⅲ类原油来自A3类烃源岩(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 暗色泥岩)。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富县地区  生物标志物特征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收稿时间:2015-01-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