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班牙通道形成于赫塘期: 双壳类化石证据
引用本文:沙金庚.西班牙通道形成于赫塘期: 双壳类化石证据[J].科学通报,2001,46(21):1821-1824.
作者姓名:沙金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2l0008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200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9931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
摘    要:通过对侏罗纪扩散能力较强的海扇类双壳类分布历史的追溯发现:双壳类Chlamys (Chlamys)valoniensis (Derfance),Camptonectes (Camptonectes) auritus (von Schlotheim)和(Chlamys (Chlamys)textoria (von Schlotheim)最早诞生于欧洲西部三叠纪末瑞替期或侏罗纪最早期赫塘期初,紧接着于赫塘期或稍晚时代通过西班牙通道扩散到了古太平洋东岸。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西班牙陆表海海路早至赫塘期或更早期就已沿着泛大陆解体的破裂带形成,并从此沟通了西特提斯与古东太平洋,为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生物群的互相迁移和交流提供了通道。

关 键 词:西班牙通道  赫塘期  双壳类化石  侏罗纪  破裂带  古太平洋  特提斯
收稿时间:2001-05-18
修稿时间:2001年5月1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