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武夷山国家公园白鹇和小麂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刘 雪,祁新华,程 煜,张惠光,蔡 斌.武夷山国家公园白鹇和小麂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6(1):65-72.
作者姓名:刘 雪  祁新华  程 煜  张惠光  蔡 斌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3.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7; 4.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福建 南平 3543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JL126)
摘    要:探究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园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 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红外监测数据,对白鹇和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属于三峰型昼行鸟类,活动峰值出现在 6:00— 8:00、8:00—10:00和16:00—18:00,夜间和凌晨活跃程度较低;与夏秋季节相比,白鹇冬春季节活动 强度较高,活动峰值出现在1月,相对丰富度指数季节差异较大;小麂(Muntiacus reevesi)有1个日 活动高峰,活动峰值出现在18:00—20:00,凌晨活动强度降低;与秋冬季节相比,小麂春夏两季的 活动强度较高,活动高峰期出现在8月,相对丰富度指数季节差异较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 共同作用,白鹇和小麂在海拔较高、温度适宜、坡度较高的地区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在距离农田 较近的区域活跃程度较高。

关 键 词:白鹇  小麂  红外相机监测  活动节律  影响因素

Activity Rhythm of Lophura nycthemera and Muntiacus reevesi in Wuyishan National Park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U Xue,QI Xinhu,CHENG Yu,ZHANG Huiguang,CAI Bin.Activity Rhythm of Lophura nycthemera and Muntiacus reevesi in Wuyishan National Park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23,36(1):65-72.
Authors:LIU Xue  QI Xinhu  CHENG Yu  ZHANG Huiguang  CAI Bin
Abstract:
Keywords:Lophura nycthemera  Muntiacus reevesi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activity rhythm  influencing factors
点击此处可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