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及社会影响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耿占军. 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及社会影响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3): 504-509 |
| |
作者姓名: | 耿占军 |
| |
作者单位: | 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
| |
摘 要: | 揭示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及对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及小波技术运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清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共发生131次,旱灾114次,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水灾具有50年、140年周期变化,其中50年为水灾变化的主周期;旱灾具有30年、60~70年、150年周期变化,其中旱灾变化的主周期为150年;西安和渭南两地水旱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咸阳和宝鸡,铜川地区则最少;局部范围受灾、粮食歉收等为特征的二级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灾害的发生对人口、社会经济、社会道德、社会文化及社会矛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关 键 词: | 清代 关中地区 水旱灾害 社会影响 |
The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and their social impacts in Guanzhong Area in Qing Dynasty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