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USEM模型的山东沿海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宋歌 韩芳 许景伟 杨志军 穆豪祥 王志勇 王哲 |
| |
作者单位: | 1.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D080); |
| |
摘 要: | 【目的】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可综合反映不同立地因子对各防护林树种的影响,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护林树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USEM模型,以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调查数据为基础,以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和DEM数据为辅助数据,对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受地貌因子影响较大的树种有26种,土壤类型对各优势树种的影响相对敏感,不同林种条件下各优势树种的适宜性差异较大。7种因素对49种优势树种影响的平均相对权重分别为地貌(0.19)>土壤类型(0.15)=坡度(0.15)=土层厚度(0.15)>林种(0.14)>坡位(0.13)>坡向(0.09)。目前在以黑松、赤松和刺槐为优势树种的防护林中,黑松、赤松分布的相对适宜度较高,90.48%的刺槐林分布不适宜或临界适宜。建议在刺槐林分布适宜性较差的低山丘陵区种植黑松、油松、麻栎、山楂、杜仲、蒙古栎、栎类、樱桃、酸枣等树种与其混交,提升刺槐林的生态效益。【结论】山东沿海7地市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整体较好,利用LandUSEM模型进行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结果可靠。
|
关 键 词: | 防护林 树种分布 适宜性 LandUSEM模型 |
收稿时间: | 2021-09-02 |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