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短时非线性心率变异性预测
引用本文:庄建军,宁新宝,都思丹,王振洲,霍铖宇,杨希,范爱华.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短时非线性心率变异性预测[J].科学通报,2008,53(5):520-527.
作者姓名:庄建军  宁新宝  都思丹  王振洲  霍铖宇  杨希  范爱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声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 南京210093(庄建军,宁新宝,都思丹,霍铖宇,杨希),成都军区医学工程中心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医学工程科 昆明650032(王振洲3),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声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 南京21009(范爱华)
摘    要: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是心脏猝死的一个主要诱因, 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在体内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复律除颤器能够准确、有效地捕捉到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并及时发放电击指令. 本文采用两种基于熵的非线性复杂度测度——近似熵和样本熵, 以及两种线性测度——平均RR间期(心电图相邻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 分析了78名患者体内心脏复律除颤器中存储的135个室速或室颤事件刚刚发生前的一段RR间隔片段, 并与来自同样患者的没有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时(通常为窦性节律)记录到的RR间隔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患者心跳会出现明显的加快现象, 并且其心率变异性信号的近似熵和样本熵值均明显减小. 室速或室颤事件发作前的一段时间内, 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而其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复杂度却降低了, 表明心脏病患者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自然发作并不是突发现象, 而是在发作前的一段时间内就已经有了某种先兆. 为了获得更好地识别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能力, 单独分析了矢量匹配容差对两种算法性能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最佳的容差取值范围. 因此, 近似熵和样本熵测度有可能成为心脏复律除颤器中短时预测恶性过速型心律失常事件的有效的非线性参数.

关 键 词:近似熵  样本熵  复杂度  室速  室颤  复律  除颤
收稿时间:2007-10-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