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4年5月武汉市输入型沙尘污染案例分析
作者姓名:王芬娟  钟章雄  吴舒婷  张婉春  李启杰  胡世祥  王建民
作者单位:1.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武汉市环境监测站, 武汉 430015 3. 温州市洞头区气象局, 温州 325700 4.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CAPC201404),2014年LCS气候研究开放课题青年基金
摘    要:结合地面颗粒质量浓度、金属元素含量、垂直消光系数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后轨迹模型及天气分析图, 分析2014年5月25-26日湖北武汉市监测的沙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这次沙尘暴源起新疆南部塔卡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巴丹吉林和腾格尔沙漠, 随着冷空气向东向南传输, 兰州和银川PM10小时浓度分别超过2000 μg/m3 和1000 μg/m3, 武汉PM10小时浓度超过500 μg/m3, 沙尘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沙尘期间武汉市以粗颗粒污染为主, PM10浓度陡升, PM2.5占PM10 的含量下降到约35%。沙漠粉尘示踪元素Ca, V, Ba和Fe 浓度增加4 倍以上, 所占的总量百分比也增加一倍以上, As, Se, Cr, Cu, Zn 和Pb 等当地的人为污染源排放的金属元素浓度约为先前的1/5~2/5, 所占总量百分比下降明显。激光雷达观测到两次明显的沙尘沉降过程, 在近地面层(500 m 左右)存在均匀的消光系数大值区(最大0.086 km-1)。以此例说明结合气象和环境的多种观测手段综合分析输入型空气污染的方法。

关 键 词:沙尘  颗粒物浓度  消光系数  金属元素  天气分析  
收稿时间:2014-09-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