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
引用本文:杜周和,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鲁成,陈义安.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作者姓名:杜周和  刘俊凤  刘斌彬  董占鹏  余泉友  鲁成  陈义安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蜂研究所 重庆大学农学院
摘    要: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著。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

关 键 词:家蚕  野桑蚕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淀粉酶基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