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分块地形坐标大气环流模式动力框架及其积分结果分析
引用本文:林朝晖,张铭,梁丹青,王爱慧,张东凌,曾庆存.分块地形坐标大气环流模式动力框架及其积分结果分析[J].科学通报,2003,48(Z1):25-32.
作者姓名:林朝晖  张铭  梁丹青  王爱慧  张东凌  曾庆存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80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80;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3.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批准号: 40233027)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900)资助.
摘    要:给出了分块地形坐标大气环流模式的动力框架及其积分结果, 采用该坐标可解决陡峭地形的问题. 该框架的微分和差分方程组具有总质量守恒、平流项二次守恒、科氏力作功为零、总有效能量守恒等特点, 其时间积分方案则采用改进的非线性迭代. 对该框架的9层和21层版本的积分结果作了能量检测, 同相应的IAP AGCM-Ⅱ和AGCM-III的动力框架相比, 其动能和总有效位能的变化均与之相近, 证实了该框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长期积分. 该框架较原IAP AGCM动力框架更能反映复杂大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表明分块地形坐标要较原坐标为优. 最后用21层版本研究了地形对准定常行星波的影响, 结果也证实了该框架的正确合理性.

关 键 词:分块地形坐标  大气环流模式  动力框架
修稿时间:2003年8月26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