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棘突间穿刺硬膜外造影
引用本文:杨经洲,张克兴.棘突间穿刺硬膜外造影[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
作者姓名:杨经洲  张克兴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医学系放射学教研组 (杨经洲),湘西自治州医院放射科(张克兴)
摘    要:<正> 硬膜外造影术的方法,自1941年由Sanford和Doub①介绍以后,据文献记载,有使用空气,氧气、碘油与碘钾酸钠等作造影剂的报道.1963年Luyendijk②报道通过骶裂孔穿刺注入水溶性造影剂作腰骶段硬膜外造影术,发现许多过去被脊髓造影术漏诊的椎间盘脱出和许多不易在脊髓造影术发现的病变,尤其是进行性椎管狭窄,硬膜外与根周的粘连以及硬膜外的静脉扩张.国内杨志良等③在1975年报道了骶裂孔插管法硬膜外碘水造影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304例,阳性者249例,失败20例.1979年Roberson④等报道了用选择性导管法硬膜外造影,并对53例病人进行了复习,认为硬膜外造影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