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豆科不同作物结瘤特性
引用本文:陈玺同,翟羽佳,张靖霄,张玥,蔡若楠,李晓雪,张光祥,韩冬伟,付学鹏.豆科不同作物结瘤特性[J].高师理科学刊,2023(1):51-54.
作者姓名:陈玺同  翟羽佳  张靖霄  张玥  蔡若楠  李晓雪  张光祥  韩冬伟  付学鹏
作者单位:1.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摘    要:以“齐农33号”大豆、红芸豆、“齐农绿1号”绿豆、双色豆、黑肾豆、雀蛋豆和“澳洲红玉”豌豆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结瘤特性.结果表明,“澳洲红玉”豌豆在播种后20 d即结瘤,其它6种作物在30 d后结瘤.红芸豆、黑肾豆、“澳洲红玉”豌豆的结瘤多,显著多于其它4种作物.“齐农33号”大豆、“齐农绿1号”绿豆和“澳洲红玉”豌豆的根瘤较大,平均直径为2.65~2.96cm,显著大于其它作物.根瘤的表面颜色以黄色或淡黄色为主,多为球形;而“澳洲红玉”豌豆的根瘤则为乳白色,长枣状或其它形状.根瘤开始形成时多聚集于主根上部,后在主根中部及侧根也有分布.

关 键 词:豆科作物  结瘤时间  结瘤数  结瘤部位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