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洲玉米螟性外激素的生物合成研究(Ⅰ)——性外激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引用本文:赵成华.亚洲玉米螟性外激素的生物合成研究(Ⅰ)——性外激素生物合成的前体[J].科学通报,1989,34(14):1110-1110.
作者姓名:赵成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赵成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王序英)
摘    要:很多鳞翅目雌虫性外激素是由长链的饱和脂肪酸经11位去饱和化(△11 desaturation)、碳链缩短(chain shortening)、还原和乙酰化生物合成的。用这些生物合成步骤可解释5,7,9,11位双键外激素成分的形成。单个双键位于偶数碳原子上的性外激素生物合成仅在一种新西兰卷叶蛾(Planortrix excessana)中得到了证实。这种蛾子的△10去饱和化酶参与了外激素成分顺8-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10-十四碳烯乙酸酯的形成。

关 键 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外激素生物合成前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