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
引用本文:陆龙骅,周秀骥,卞林根,张正秋,郑向东.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J].科学通报,1996,41(7):636-639.
作者姓名:陆龙骅  周秀骥  卞林根  张正秋  郑向东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南极委员会“八五”攻关资助项目
摘    要:文献1]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的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在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有着十分显著的逐日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与中山站位于臭氧洞边缘,受南极平流层极地涡旋摆动与伸缩的动力过程影响有关。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地面温度、气压和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和与中山站(69°22′S,76°22′E)同在普里兹湾地区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68°34′S,77°54′E)的探空资料,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南极  臭氧油  大气振荡  臭氧总量
收稿时间:1995-05-22
修稿时间:1995-09-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