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煤层气组分的形成演化模拟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段毅,吴保祥,郑朝阳,王传远.煤层气组分的形成演化模拟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2005,50(Z1):27-27.
作者姓名:段毅  吴保祥  郑朝阳  王传远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211701)、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点项目(GJHZ05)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知识领域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K3-SW-128)的资助.
摘    要:采用封闭高压高温热解实验装置,在336.8~600℃模拟温度和50MPa模拟压力及20℃/h和2℃/h升温速率条件下,对泥炭和煤岩进行了热解生气模拟实验,研究了煤层气组分的形成演化.结果表明,煤岩热解煤层气主要由烃类气体组成,其次为非烃气体,而泥炭则相反.烃类气体以甲烷(CH_4)为主,重烃气体(C_2~C_5)较少;非烃气体以二氧化碳(CO_2)为主,氢气(H_2)和硫化氢(H_2S)含量微量.温度是控制煤层气生成演化的主要因素,随着R_o值增大,热解煤层气CH_4生成量呈单向快速增加,CO_2则表现为缓慢增加趋势,C_2~C_5先增后降;泥炭与煤岩及山西组煤岩与太原组煤岩相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煤层气生成潜力,反映了成气物质性质对煤层气组分的生成特征的影响;低温速率有利于CH_4,H_2和CO_2气体的生成以及C_2~C_5气体的裂解,说明时间对煤层气组分的生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地质环境下煤层气研究的应用意义.

关 键 词:煤层气  形成和演化  热解  泥炭    升温速率
收稿时间:2005-03-15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