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 化工企业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要求采用的初期雨水收集方式主要分为基于时间 (收集前15 ~ 30 min雨量) 和基于雨量 (收集前20 ~ 30 mm雨量) 两种. 化工园区对企业“后期清净雨水”排放水质的在线监测和管控较为薄弱, 对于不同初期雨水收集方式的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相对较少. 为探究化工园区采取不同初期雨水收集方式的污染控制效果, 立足于排放负荷控制和水质达标的需求和目标, 基于上海某化学工业园区雨排口在线监测数据, 采用径流污染负荷累积分布曲线法, 研究了主要水质指标对降雨的响应关系, 从污染负荷削减角度探讨了在持续强降雨过程下, 化工园区采用不同初期雨水收集管理方式的差异. 结果表明, 化工企业为了操作便捷一般采用基于时间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置方式, 在持续强降雨过程中, 其雨水污染控制效果比较局限. 化工园区应根据降雨特征适时采用基于雨量的收集处置方式, 有效削减化工园区雨水污染负荷和降低污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