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等院校要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
引用本文:姜全国.高等院校要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J].潍坊学院学报,2001(3).
作者姓名:姜全国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摘    要:传统的工业社会里,所能赋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一次次重复地把历代的文化遗产,包括价值观念,社会道德准则,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经验总结,科技文化知识,社会方式,风俗习尚等保存和继承下来,并传给一部分人。没有要求高等院校去创造知识和发展技术。因此传统的大学教育“构成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只负有传递知识价值的职责,“主要关心它们自己的生存和成功”不足为怪。 在当前划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已充分表明这一事实,即各国间经济上的竞争,实际就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技术竞争的后面,就是教育上的竞争。尤其是,大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各类专业和技术人才,可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形式,自然大学也就成为这种“资本”生长和输出的基地。然而,当前人们期待和要求大学的不止这些,还希望它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化,成为有效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个中期规划(1990—1995年)》中提出:“将邀请一个国际著名专家小组,就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拟定一份重要报告”,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多样化及提高其效率的改革与革新”。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反映。当教育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