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体组织液定向流动与经络
引用本文:丁光宏,杨静,陈尔瑜,沈雪勇,党瑞山,姚伟,承焕生,刘芳,费伦.人体组织液定向流动与经络[J].自然科学进展,2001,11(8):811-818.
作者姓名:丁光宏  杨静  陈尔瑜  沈雪勇  党瑞山  姚伟  承焕生  刘芳  费伦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5. 复旦大学测试中心,
基金项目:九五攀登计划(批准号:95-预-19-3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00188和39870947)、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批准号:99JC14048、99zb14043和994119075)、国家教育部访问学者基金(批准号:99-150)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摘    要:关于人体经络本质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如在穴位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小分子可观察到物质沿和古人描述的经络差不多的经线迁移,人们不仅得到了这样迁移的图像,而且还测量到了迁移的速度.但对这种循经的物质迁移一直没能从理论上给予解释.通过对人体小腿段胆经和胃经"地”的位置巨微解剖观察发现,经络线位置的骨间膜腓侧和胫侧的血管自上而下呈不均匀分布,在穴位区毛细血管密集,且在穴位和经线上的毛细血管排列呈与经线平行状.根据这一解剖事实,建立了一种毛细血管血浆与组织液交换的血液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发现,在这样的解剖结构下,组织液能产生一种定向的流动并在毛细血管密集的穴位区获得加速,并不断接力构成一条与经络线相吻合的流线.在这种流线上物质可以定向输运,计算表明在生理状态下这种输运的速度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每分,这和实验观察到的循经感传速度及放射性核素循经迁移速度相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组织压力增高、动脉压改变以及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都会影响流速,这和人体经络的特征是相符合的.为解释经络的科学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关 键 词:经络  组织液  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动力学模型  流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