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问题
引用本文:周亚祥,张侃,吴美荣.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4,6(2):22-24.
作者姓名:周亚祥  张侃  吴美荣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周亚祥,张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吴美荣)
摘    要:一、非汉字词的构成概念。在外来词的译介活动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传统方式是将其民族化,即汉化处理。外来词在我国的使用包括音译、意泽、音义兼译、形译、音译加义等。有外文字母又有汉字的字母词如AA制、B超、维生素C等,这部分外来词,都收入了《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已归化为汉字系统,也就是说被承认为汉字。近年来在媒体上大量使用的不含汉字的外来词.诸如WTO、DNA、E—mail、GDP、CT、VCD等.它们被广泛使用,又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且还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那么这部分外来词语又应如何定位呢?

关 键 词:汉语  外来词  用法  语言规范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