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北太平洋浮游有孔虫的SSU rDNA序列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引用本文:李保华,李铁刚,Kermal Topac Ertan,Christoph Hemleben,李春香,曹奇原,杨群.西北太平洋浮游有孔虫的SSU rDNA序列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3):391-395.
作者姓名:李保华  李铁刚  Kermal Topac Ertan  Christoph Hemleben  李春香  曹奇原  杨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过程与古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3.Institute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Tuebingen, D-72076, German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摘    要:研究对采集于西北太平洋冲绳海槽表层水体中的活浮游有孔虫进行DNA分析尝试,获得了西北太平洋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和Globigerina sp.等的SSU rDNA序列特征,并与南太平洋地区属种的DNA序列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两不同海区P.obliquiloculata个体的SSU rDNA差异与同一个体内不同拷贝序列间差异类似,仅为0.7%—1.2%. 详细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微体古生物形态学定义种对西北太平洋与南太平洋的P.obliquiloculata来说具有可靠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关 键 词:西北太平洋  浮游有孔虫
收稿时间:2006-03-13
修稿时间:2006-03-132006-05-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