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生代电影研究之一:娄烨论——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引用本文:陈旭光.新生代电影研究之一:娄烨论——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6-73.
作者姓名:陈旭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系
摘    要:“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关 键 词:现代性研究  抒情  “现代性”  诗意  解构  本土  显学  主体性  生命活力  学术界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30

Emotional Poetics, Implications of Deconstruction, and the Rise of Perceptual Subjectivity--On the Modernity of the Six Generation Conductor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